海南古代为何几经变迁 最终成名“海南”?
来源: 中国地理 2022-05-23 13:31:58

海南省位居中国南疆,中国最南的省份。海南这个省名也可以说是简单直接,一看就知道是海洋之南的意思。可是“海南”一词在古代并不常见,那么海南古代叫什么,又为何几经变迁,最终成名“海南”?

海南的首次建置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末代国王赵建德和末代丞相吕嘉被捕获,南越国并入大汉。海南岛也从这一年开始正式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接着汉朝在海南设置珠崖郡和儋耳郡两个郡。海南岛有了自己的行政机构建置,因为地处雷州半岛以南隔着广阔的大海,时人将琼州海峡以南的广泛地区称为海之南,海南岛也更多称为海中之洲。

由此可见,海南岛和整个岭南地区一样,虽然成为了汉朝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上处于极南的偏远地带,因此朝廷将海南岛视作化外的蛮荒之地。汉朝官吏对于这种化外之地更是一向鄙夷,来到海南岛的封建官吏无不贪婪暴敛。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们饱受贪官污吏的压迫剥削,最终被逼上梁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起义。这又成为了官员向皇帝诋毁的借口,什么化外之地不服教化,不如撤掉。因此在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汉昭帝下旨废儋耳郡并入珠崖郡。

不过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罢了,官吏依旧是横征暴敛,搜刮民膏,冲突没有任何缓和迹象。最终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珠崖郡也被罢废,转而设立朱卢县归合浦郡。名义上海南岛还有一个朱卢县的建制在,实际上汉朝势力已经放弃了海南岛,朱卢县的官员们基本都在雷州半岛办公,早期的移民也撤出了海南岛。虽然海南岛实际上不再归属于汉朝管辖,但因为这次建置历史也给人们留下了珠崖、珠儋的称呼。

此后直至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经历初次对海南岛的管理尝试后就进入了时管时废的状态。一方面受制于包含海南岛在内的南方地区还未得到大规模开发,朝廷自然也就没有进一步的愿望和余力去管理海南岛;另一方面则是海南岛的位置对于当时的封建王朝来说,实在过于偏远。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时人对于海南岛的代称不是用珠崖和儋耳来指代,就是用地理方位来指代。这些名称言语间都说明了当时中原人士对海南的重视度并不够,也缺乏相当的了解。

横屏

中部多山,难以开发;远隔山水,难以抵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让海南岛成为了封建中原王朝眼中的“鸡肋”。

琼州得名,成为中心

隋唐时期,借助冼夫人和岭南豪族冯氏的力量,隋王朝得以真正地重返海南岛。相比前代,这次封建王朝对海南岛地区的掌控力度有所加强。归顺的岭南豪族是隋王朝重返海南岛的钥匙,同时隋王朝采取了一种新的经营策略,即先处理环海再慢慢深入腹地。彼时虽然海南岛名义上归从,实际上岛上的各黎族土著主要是听从于高凉冯氏,且隋朝当时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去经营海南岛。故此隋王朝的实际上只是在海南岛的外围区域设置了三个郡:珠崖、儋耳和临振,并对海南岛内陆腹地区域采取羁縻统治方式。

入唐以后,唐朝先是把海南岛的三个郡改为州,珠崖郡改为崖州、儋耳郡改为儋州、临振郡改为振州。到了贞观年间,从崖州分出了琼山和万安两个县建置琼州,自此开始琼州出现,唐王朝开始向岛屿腹地开拓。琼州的管辖区域范围是海南的中部内陆地区,治所在琼山县,因辖区内有琼山而得名。龙朔二年,又分置万安州,填补了海南岛东南部的空白。当然这么干可不是为了玩填空白的游戏,建置琼州相当于将此前游离于统治之外的海南岛腹地纳入封建王朝的管辖,同时还铲除了冯氏在海南最后的势力。

唐朝海南岛建制示意。

综合而言,五个州建置设立,正式宣告了封建王朝对海南岛的统治管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管辖范围从环岛沿海扩大到五指山腹地,正式把海南全岛都纳入掌控之中,相比于前代有了空前发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封建王朝对海南岛的统治管理就是按部就班了。沿海地区还好,因为是受到中原影响较深的地方,归顺度比较高。但居住在岛屿腹地的黎峒土著却并不服从唐朝官员。因而海南中部山区的土著黎人叛乱频发,一度攻陷整个琼州地区,摧毁琼山县城。这逼得朝廷在讨平后废崖州都督府建琼州都督府,并加琼、崖、振、儋、万安等五州招讨游奕使。

这举措也表明唐朝中央决心通过强化地处海南腹地的琼州,来威慑震服海南的黎人从而巩固对海南岛的统治。而琼州也首次成为了海南岛的政治中心,也迈出成为了海南岛代称的第一步。也因为琼州和崖州轮流建立过都督府的缘故,琼崖在唐代开始被用来指代海南岛。

宋代海南岛的建制区划迎来三次重要变革,而这三次变革彻底奠定海南的政治地理格局。第一次变革是在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海南岛原有的五州格局被改变,前代的崖州被撤销并入琼州,振州改名为新的崖州。崖州的管理范围全面南移,岛南岸区域主要归属于崖州管理;琼州则将岛北岸区域纳入自身的统辖范围,至此形成“一琼一崖,分置南北”的局面。琼崖的南北并立使得这两个州分别成为海南岛南北区域的代称,由此触发的连带效应就是:琼崖共同构成对海南的指代。

第二次变革是在熙宁六至七年(1073-1074年),除琼州以外三个州的行政级别发生调整。崖州、儋州和万安州都由州改为军。在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州与军虽然同级,但军的实际地位要低于州。军分高低两级,高等的军地位只和最低等的下州相同,而低等的军则与县同级受州管辖。加上宋代延续唐代在海南的管理传统,琼州的地位本身就高于其他州,所以这次降州为军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敲定琼州在海南岛的中心地位。

第三次变革是在绍兴六年(1206年),海南的三个军直接改为县,海南的行政架构由州-军-县改为州-县,由琼州来统管整个海南岛,琼州成了全岛唯一的名正言顺的最高行政机构。宋廷这么做既是在海南岛建立一元化管理统治的尝试,也是借由此精简行政管理层次,缩减冗杂。可惜的是受制于当时海南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和交通不便的客观因素,二层级的管理体制又改回三层级。但琼州是海南岛的中心则变得无容置疑了。

在唐宋时期,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对海南岛的管理统治,并致力于建立一个一元化的机构来对海南岛进行全域管理,加强自身的统治。琼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并逐渐被设置为海南岛的政治核心,因此大量带琼的别称在唐宋时代出现,如琼台、琼崖、琼管等。但无论是都督府-州,还是州-军,这些行政管理层次都不是严格的制度上的隶属关系,更多是一种松散的统合,约束性和集中性并不强。

海南省,彻底定名

在朱元璋将蒙古赶回大草原后,海南岛也进入了明朝时期。在对海南岛的建制设置上,朱元璋延续前代的影响,建立琼州府,崖州、儋州和万安州则降格为散州。在明代,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直接隶属于各省布政使司,而散州归属于府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

明朝海南岛建制。

因此在明代海南岛的行政管理层级就是府-州-县,从制度层面确立琼州府对海南岛的一元化集中管理。这对于海南岛来说,是第一次建立起覆盖全岛的完整行政区划。海南岛正式有了统一的治理机构和一个首府。同时明王朝积极构筑修理州县城,彻底改变了过去大多数州县有治无城的状况,形成 日后州县较少搬迁,建置更趋固定的新局面。

得益于此,在之后明清500年里,海南岛作为琼州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地琼州府和首字“琼”就会成为指代海南的常用称呼。但也不是说琼崖、琼岛这些没有人使用了,只是在明清时期琼州府和其简称是用的最频繁,也更加深入人心。

不得不说的是,海南在古代长期隶属于广东。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就有人开始提出议案,在海南岛重新设立直接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建置。或许是当时海南岛建省的条件不成熟,相关的提案并不是直接提议将海南设省,而是建议设立琼崖特别区,直接由中央来管理。但这个议案一直拖到了1948年才得以付诸实施。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设立相当于省级机构的海南特别区,辖境和今天的海南省一样,包含了整个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1949年海南特别区正式挂牌成立,直接隶属行政院。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行政区命名上国民政府既没有遵循历史传统取名琼州,也没有采取最初议案中说的琼崖名称。要知道,北洋政府时期海南岛的行政区划一度被更名为琼崖道。但国民政府却命名为海南,这个地理意味更浓厚的名字。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命名和建置基本确定了海南以后的情况。即使解放后,中央也保留了这一命名和建置机构,只是出于巩固海南岛地区的稳定和对当时南海地区复杂多变形势的考虑,再度将海南归属到广东省的管辖下,设立副省级的海南行政区。至此海南也正式成为了海南岛的名称,不再发生改变。

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正式成立,除了独立于广东省外,沿用“海南”省名也格外令人瞩目。

至于琼州,1926年12月9日,广东省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海口从琼山县分出改设市政厅,始称海口市。琼州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海南的历史记忆,只有”琼“这一省份简称,毕竟没有其他的称呼比这个更能代表海南了。

回顾海南前年名称变迁,从琼崖分到琼字当头,再到如今”改头换名“主打”海“字,虽然少了些许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但更富海洋气息的“海南”,未来将走向星辰大海。